<p id="iglo9"><tbody id="iglo9"></tbody></p><track id="iglo9"></track>
  • <table id="iglo9"></table>
    <table id="iglo9"><strike id="iglo9"></strike></table>
  • <object id="iglo9"><strong id="iglo9"></strong></object>

    地方新聞
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 時事新聞 > 地方新聞
    濟南皮影戲: ?在“玩”中普及傳統文化
    好客山東鄉村游網    更新時間:2021-05-24    【字體:

    “一口敘述千古事,雙手對舞百萬兵”,說的是皮影戲藝人高超的本領。


    濟南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戲大家族中的一員,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。從上世紀初李克鰲將皮影戲帶入濟南、加入本土元素豐富發展形成濟南皮影戲,至今已歷五代、傳承100多年。如今,在第五代傳承人(濟南皮影戲項目市級代表傳承人)、“80后”李娟的帶領下,濟南皮影戲火爆出圈,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孩子們“打卡”體驗。


    李娟說,“皮影戲進校園”是她找到的第一塊“敲門磚”?!霸诟鞣N非遺項目中,皮影戲有畫、有聲、有影,便于體驗,加上我大學讀的就是兒童教育專業,非常希望將兩者結合起來,在‘玩’中普及這門傳統藝術?!?


    從2007年起,李娟就將皮影戲帶到孩子們中間,但這并不是傳統意義上完成幾場表演,而是需要潛心準備課程和道具。為此,她編寫了《話說濟南皮影》教材,創作了適合不同階段年齡特點的皮影作品和教授方式。


    “現在常演的很多劇目都來自經典故事,或根據兒童繪本改編?!崩罹杲榻B,像《兩個好朋友》講的是小猴子和小熊互相幫助的故事,《三把斧頭》反映了誠實樵夫與貪心樵夫的不同結局,皮影繪本劇《彩虹色的花》傳達的是分享快樂、愛心永恒的主題。另外,像《西游記》故事、《烏龜與仙鶴》等許多作品都深受孩子們歡迎。


    “我在進校園演出過程中,除了創新皮影故事和形象外,在布景、燈光、舞臺造型等方面都盡力做得更有現代感。比如,傳統舞臺幕布一般兩米長,影人也很小,但為了方便孩子們體驗,我把舞臺擴展到8米長,操縱角色、配音等步驟都會手把手指導孩子們完成?!苯涍^李娟的努力開拓,濟南皮影戲從傳統一人一臺戲的“腳蹬鑼鼓”、兩人一臺戲的“二人忙”,演變成許多孩子一起體驗的歡樂舞臺。


    鍛煉孩子手、腦、口并用的能力,豐富孩子課余生活和傳統文化體驗……濟南皮影戲的藝術魅力得到了充分釋放。慢慢地,邀請李娟授課的學校從一所變多所,她又開始了“一校一品”的嘗試。比如,以“荷花”“泉水”為元素在趵突泉小學首創皮影舞臺劇《趵突泉傳說》《泉水歡舞》;在芙蓉小學,則推出皮影戲《芙蓉仙子》,打造“芙蓉仙子”“黃河水怪”等皮影戲新角色。這些創意皮影戲把傳統手藝與濟南城市文化巧妙結合,時尚別致、新穎吸睛。


    “我們還開發了非遺研學材料包,讓孩子們自己做道具、上顏色,做完之后自己操縱、自己演出。像《小羊過河》《三只小豬》《三打白骨精》《武松打虎》《熊出沒》等許多故事都推出了材料包?!崩罹杲榻B,憑借不同途徑的創新,濟南皮影戲吸引的觀眾越來越多,許多小朋友成了“老朋友”,一些戲詞張口就來,自己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。


    “在尊重技藝本體的前提下,皮影戲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出新?!北诌@樣的傳承理念,李娟還發展起一支“皮影女團”,其中有京劇專業畢業生、動漫插畫師等,她們共同擔當劇本創作、設計、表演、活動策劃等職責,致力于為皮影戲賦予更多青春元素,讓皮影戲更出彩、更好玩兒?!叭缃?,團隊每周一至周五在全市不同學校授課,另外,每年完成劇場演出300多場?!崩罹暾f,一路走來,堅守很難,但只要觀眾歡迎,孩子們喜歡,就值得去努力、去付出。

    來源:中國文化報  責任編輯:楊心恬
    時事新聞
    廣告三 廣告四 廣告五 廣告六 廣告七 廣告八 廣告一
    91视频国产
    <p id="iglo9"><tbody id="iglo9"></tbody></p><track id="iglo9"></track>
  • <table id="iglo9"></table>
    <table id="iglo9"><strike id="iglo9"></strike></table>
  • <object id="iglo9"><strong id="iglo9"></strong></objec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