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客山東鄉村游網7月11日訊(李 勤) “自從合作社辦起來后,我們村長期在合作社務工的就有90多人,打零工的更是達到了150人,全村72%的貧困戶、低保戶、殘疾人都從合作社受益增收,多的能有3萬多,合作社讓全村貧困戶都嘗到了甜頭?!币矣妩h支部書記李金泉如是說。
走進泉莊鎮尹家峪村農業旅游合作社,層層梯田間蜜桃錯落有致,樹下泉水潺潺,生機勃勃,誰也不會想到3年前這片土地上種植的還主要是玉米、花生等低產出的農作物,檀變始于農業旅游合作社的創辦。
目前,合作社在流轉土地1280畝,修筑道路20余公里,修塘壩6處,種植晚熟金秋蜜桃樹4萬余棵的基礎上。2016年初,又加大投入,新開發荒山500余畝,修筑道路10余公里,修建塘壩2處、灌溉機組4組、鋪設水管10萬余米,建設7000噸恒溫庫一座,有機肥料廠一處,種植晚熟金秋蜜桃樹3萬余棵。累計總投資達到5000多萬元。
合作社針對貧困戶傳統意識很強,從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入手,加強企業化管理技能培訓,合作社對務工貧困戶及子女實行分組管理制,設置8個生產組,每組選配技術員,負責本組種植技術指導。
全體人員實行崗位工資制,根據不同崗位確定工資標準,并嚴格按時發放工資,絕不拖欠,免去他們的后顧之憂,讓他們把心思全放在種好果樹上。
為了更好地解決貧困戶持久增收的問題。合作社在及時支付土地流轉租金和務工收益的基礎上,采取二次分紅,在產業形成之后,合作社根據收益情況,每年拿出部分純收益對土地流轉的社員進行土地分紅,對在合作社務工的社員進行生產管理分紅。
不僅如此,作為農業旅游合作社,合作社還依托尹家峪村泉多、林多、崮多的優勢,辦起了農家樂,發展了鄉村旅游產業。
“自開業以來生意不錯,來體驗民俗的游客越來越多?!焙献魃绲内w傳友告訴筆者,從合作社辦起“泉鄉人家”農家樂,他給筆者算了筆帳,“以前,人多地少,地里掙不了幾個錢,現在在合作社里打著工,工資就能有兩三萬,合作社再給辦起農家樂,一年下來還能多賺好幾萬?!苯刂聊壳?,合作社共有農家住宿22戶,餐位數300個,可同時滿足120人的食宿需求。
“一個合作社帶動了全村發展的整盤棋,農業和旅游讓全村扶貧事業有聲有色,我可以拍著胸脯說,我們借助農業旅游合作社,讓全村老少爺們和貧困戶真正感受到了實惠!”李金泉說。